去年底,我市公布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,后港王宜茶干制作作为传统技艺类入选。
东台人喜食豆制品。“香茗就香干,赛过活神仙。”这其中的“香干”说的便是后港茶干。来到了后港,始知后港茶干又名“王宜茶干”,王宜便是其创始人。
年轻时的王宜在泰州知名酱府学艺,学成后回家乡后港开办豆制品店,研制出了王宜茶干。养在深闺人未识,飘香不觉半世纪。如今,这份家业由王宜的儿子们共同执掌,其长子王美春守着后港的老店,次子王银春在台城经营。
王宜茶干扁扁圆圆,袖珍小巧,体积重量不到普通茶干的一半,色呈酱黄,似蒙着一层薄薄的釉质,闪着温润的光。拈一片在手,颔首深嗅,异香扑鼻。小口嚼食,其肉质坚实而又不失柔韧,密腻而又不失嫩滑,味高若鸡脯,清淡若芦蒿,越品越见鲜美,越回味越难忘。
王宜茶干的制作工艺从选豆、研磨、出浆、点卤、舀包、定形、压制、水净,再到酱油浸泡,最终入味成干。如此纷繁复杂的制作工艺,着实让人难以判定究竟是哪道工序赋予王宜茶干与众不同的魅力。其中一道分舀定形工序十分讲究。当浆水沸腾,白雾氤氲之时,用沉甸甸的铜勺将豆花舀入片片轻薄若羽的白纱里,再由一只只早已等在那里的素手灵巧地包扎绾系,脱胎成型。浸泡茶干所用的酱油更是大有讲究,系王宜亲自研酿,正是这鲜美的自制酱油,成就了如今王宜茶干丰满独特的好味道。